当前位置:首页

袁家村旅遊景點_袁家村旅遊景點介紹

发布时间:2025-07-04 17:27:22   来源:江西九江瑞昌市    
字号: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鄉村旅遊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鄉村旅遊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客流量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客流量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袁家村旅遊景點_袁家村旅遊景點介紹

袁家村的過去與現在

鄉村振興,我們村該怎麽幹?

我們從鄉村振興這個話題講起,鄉村振興,我個人認為在戰略上,在理論上,在政治上都已非常清晰了,現在遇到的一個具體問題是單就一個村的鄉村振興該怎麽幹?站在縣域經濟、市域經濟、省域經濟乃至全國的角度,鄉村振興的五大目標、五個總體要求都講得非常清楚,但是到一個村的維度,鄉村振興該怎麽做,我們發現束手無策、無能為力。那麽今天分享袁家村這個案例,實際上就是想剖析一個村有沒有路徑來解決鄉村振興的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2014年之後袁家村模式成了業界一個流行的概念,袁家村模式到底是什麽,這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2007年的袁家村是東西一條街南北兩排貼瓷片的二層板式小樓,是新農村建設時期村民建的房子,從居住的角度講沒什麽問題,但如果從旅遊的角度講,它沒有任何景觀價值,袁家村搞了十幾年旅遊,景觀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十年之後的袁家村,規模擴大了,外來人口大量增加,有了居住小區,房子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二層板式小樓變成現在兩麵坡的關中民居,從袁家村的東邊往西邊看,已經完全認不出原來的村貌,看上去它就是一個傳統村落,袁家村實際上就是恢複了一個傳統村落。

如果隻是景觀的變化,不能說袁家村創造了一個奇跡,通過一組數據來說明袁家村鄉村旅遊創造的奇跡。最初的袁家村不大,隻有62戶,不到300人,今天袁家村已經合並了其他幾個村子,規模擴大了,根據我們的統計,在袁家村匯集的創業主體、投資主體大概有1500多人,袁家村解決了3500~4500周邊村民的就業問題,帶動了周邊近2萬農民,通過袁家村旅遊發展實現收入增加。

旅遊成功不成功有兩個硬指標,一是客流量,二是旅遊收入,2019年袁家村的客流量超過700萬,以村為單位的旅遊客流量沒有能夠超過袁家村的,很多大景區客流量突破300萬都是非常困難的。

袁家村的旅遊收入是多少呢?

外界有很多“傳說”,有說上百億,也有說幾十億的,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數據,2019年、2020年袁家村的旅遊收入都是5億左右,主要由袁家村村集體收入、合作社收入和外來投資者收入組成,他們每天的營業額要進入袁家村財務中心的流水,大概是3.8億左右,但是袁家村村民個人的旅遊收入,包括現在存量很大的民宿業主的收入,以及周邊村民在袁家村經營的收入沒有統計在內。

袁家村旅遊和其他地方的旅遊區別在於它是以村支部、村委會為核心的一個項目,所以村民是主要收益者,去年、前年袁家村村民的人均純收入已超過了10萬元,這個數字在中國農村是非常了不起的。

袁家村的兩個創舉

鄉村旅遊,三產融合創新者

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產業興旺,重點都是發展鄉村產業,如果鄉村沒有自己的產業,沒有產業的發展,那麽鄉村振興實際上是沒有落腳點的,村民的收入增加、鄉村環境的改變都必須以產業為中心,今天,袁家村的產業興旺了,業態豐富、市場繁榮、生意紅火、家家戶戶有錢賺,實際上袁家村就是具備了一個比較完善的商業體係和一個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

三農問題,鄉村振興的創新者

拿烏鎮來說,烏鎮是一個企業運作的封閉式景區,而袁家村則是在原村民生活的村子裏開展鄉村旅遊,全國各地做鄉村旅遊及農家樂的很多,我們注意到隻要在村子裏做這些,一定存在無序競爭,最後導致同質化產業。鄉村旅遊在全國範圍內來看,基本上都是起步於農家樂,止步於農家樂,到現在農家樂還是農家樂,沒有大的突破。

袁家村不一樣,通過把農民發動起來,組織起來,解決了村民的無序惡競爭,在一個村子裏有效地實現了鄉村旅遊的組織化。這一點非常重要,能夠把村民組織起來,就有可能創造一個奇跡,從陳勝吳廣領導的第一次農民革命到李自成的農民革命再到太平天國直至領導的土地革命,都是發動和組織農民。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問題必須解決,解決農業問題的核心就是組織農民,從上世紀70年代末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之後問題發生了很大變化,想在一個村子裏把農民組織起來難度非常大,而袁家村在一個沒有組織形式的地方實現農民的高度組織化,這點是大家感覺到最費解也是最感興趣的地方。把農民組織起來,是袁家村能夠發展的一個核心點,否則,袁家村不會有今天的局麵。

袁家村模式

袁家村模式是袁家村黨支部和村幹部發動組織和帶領廣大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沒要的錢,也沒有尋求企業的投資,創新解決三農問題,堅持三產融合發展,堅持壯大集體經濟,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初步實現鄉村振興。

可能大家覺得袁家村模式非常複雜,很多人在講袁家村模式的時候,實際上也沒有一個固定定義。90%的人對袁家村模式的定義就是在荒郊野地搞了一條小吃街,吸引人們去吃小吃,從而讓鄉村旅遊紅火起來,解決鄉村發展問題,其實,小吃街和袁家村模式沒有任何關係。小吃街隻是袁家村商業板塊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它在袁家村整個商業板塊中的占比在逐漸下降。

袁家村模式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商業模式,而是重建鄉村生活、實現鄉村振興的的經驗總結和表現形態。

袁家村模式分兩個層麵,其鄉村旅遊商業模式建立在組織模式之上,兩者互為表裏,相輔相成,合二而一,缺一不可。我們看得見的是它的商業模式,看不見的是組織模式,商業模式是他的表,組織模式是他的裏。很多村子早期鄉村旅遊都很紅火,最後為什麽失敗了?根本原因是沒有一個組織模式,隨著商業的同質化,陷入一種無序競爭、惡競爭的狀態,袁家村通過組織模式解決了這個問題。

袁家村具有旅遊IP和品牌價值之後,其鄉村旅遊商業模式可以部分或總體脫離原有組織模式,在異地複製和擴張。過去有人問,袁家村的商業模式能不能走出去,經過這幾年袁家村進城店和出省項目的成功基本上證明這個模式可複製。

袁家村商業模式——鄉村生活綜合體

袁家村的鄉村旅遊做得好,生意紅火,市場繁榮,僅僅是一條小吃街帶動的嗎?袁家村的商業模式事實上就是一個鄉村生活綜合體,是把鄉村生活作為旅遊吸引物,達到吸引-穩定-均衡-一定規模的客流量,進而發展鄉村產業、鄉村度假,最終形成多業態的一個鄉村生活的綜合體。現在城市市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已是一種潮流和趨勢,能不能提供城市市民需要的業態和產品,袁家村破解了這個問題。

“鄉村生活綜合體”的主要特征

構建去景區化、去城市化和去商業化的傳統村落。袁家村的主要建築由貼瓷片的二層板式小樓恢複到今天傳統農耕文明的村落形態,可以說這個村落形態恢複是非常成功的。

導入當地村民,構建以家庭為單元的經營主體。讓村民成為創業主體和經營主體,這樣就可以恢複和再現傳統的鄉村生活,而且內容豐富且複雜。構建鄉村生活綜合體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當地村民為主體,讓村民成為經營主體和創業主體,讓村民在原住地展現真實生活,否則就很難恢複鄉村生活。

恢複活化與生活相關的民俗和非遺,挖掘其衍生品。我們看到很多傳統村落的古建築非常好,因為已經沒有了生活氣息,遊客也隻是拍幾張照片讚歎一下,很少有體驗感,也不願逗留。鄉村生活綜合體這種文旅發展模式非常獨特,它不依賴於綠水青山和古鎮古街這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也不需要花太多錢去造一個景區,它所依賴的僅僅是鄉村和村民,能不能通過創新來發現和利用這些資源,是一個挑戰。鄉村生活也是極具個化的,如果能參透這個個化並且表現出來,那麽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

鄉村生活綜合體和一般的景區建設、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有很大區別,它大大減少了固定資產投資。鄉村生活綜合體不需要建大門和遊客接待中心等傳統景區的標配設施。如果將這部分資金轉換為經營主體的培訓資金或是產業培育資金效果會更好,任何一個項目都有培育期,有硬投資也需要有軟投資,這樣才能有效提高經營能力,促進產業發展。現在很多國家級、省級的鄉村旅遊項目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人來,但是保持鄉村生活風貌的鄉村生活綜合體就是一個旅遊吸引物,同時有可能形成一個新的產業。鄉村生活綜合體能夠提供的價值,對我們現在的鄉村振興有很大的啟發和借鑒意義。

袁家村成功的原因

關於袁家村成功的原因,說法很多,有人說是因為有個郭占武,他大公無私,無私奉獻,是個好的帶頭人,這話沒有錯,但是我們要問的是郭占武是怎樣把袁家村做成功的。

也有人說袁家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離西安隻有一小時車程,但以西安市中心鍾樓為圓心,以袁家村為半徑(距西安70公裏)畫一個圓,在這個範圍內做鄉村旅遊的村子少則300個,多則上千家,他們為什麽沒有成功,距離隻是一個條件,不是決定因素。

還有人說,袁家村成功是因為景觀價值很大,是一個有幾百年曆史的傳統村落,但事實上完全不是。袁家村最古老的建築就是1992年建的二層板式小樓,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傳統村莊實際上是在2007年以後郭占武帶領恢複重建的,如果看上去很像具有300年曆史的古村落,那說明袁家村的“造假”能力太強了,從恢複一個傳統村落的角度來講,袁家村做的非常成功。

袁家村成功是因為小吃搞得好,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小吃街不是郭占武的發明,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小吃街,西安有回民街、武漢有吉慶街、重慶個觀音橋,大城市不缺消費者,但在荒郊野地搞個小吃街,這是郭占武創造的奇跡。郭占武用了五年時間把袁家村打造成了一個客流點,客流量達到100萬的時候,才出現小吃街。袁家村的起點不是小吃街,而是兩家農家樂,今天小吃街已成為袁家村的一張名片、一個亮點,從旅遊角度來說,小吃街是吸引眼球的地方,有體驗感的地方。

很多人誤以為袁家村是投資的一個項目,這是一個嚴重的誤解,在這裏我澄清一點,沒有給袁家村旅遊項目任何投資,不包括袁家村周邊環境的改善,如修建擴建高速公路出口、通道、ETC設施等,投資修建這些設施也是因為袁家村節假日大規模的客流已經讓高速公路無法承納。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靠投資發展鄉村旅遊成功的案例。

袁家村的集體經濟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非常紅火,但進入2000年以後,袁家村那些高耗能,高汙染的小企業基本上都倒閉了,所以袁家村的起步資源就是集體經濟留下來的建設用地,今天袁家村的外來資本非常多,但是這些投資幾乎都是在2014年之後進入袁家村的,也就是袁家村的客流量超過300萬的時候,所以也不能認為外來投資是袁家村成功的原因。

民俗文化是袁家村打的一張重點牌,共同富裕既是袁家村的出發點,也是袁家村的發展結果,這個過程非常複雜,能不能達到共同富裕還需要長時間的驗證。

如何理解袁家村的成功?

袁家村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在其發展過程中解決了三大問題,這三大問題迄今為止還困擾著資本下鄉,困擾著主導的鄉村振興項目以及鄉村自己想做的項目。

第一,袁家村通過構建一個鄉村生活旅遊吸引核,解決了遠離城市的鄉村如何能夠導入規模化的穩定客流量。遠離城市的鄉村基本上都空心化了,很難吸引城市人,更不要說發展鄉村產業了。

第二,袁家村通過鄉村三產融合的方式,解決了把鄉村旅遊做成產業的問題,讓農民參與進來,而且農民能夠持續增收。

第三,袁家村通過股份合作解決了村民的利益分配,通過二次分配解決了村民的共同富裕問題。

簡單講,袁家村在發展過程中解決了三大問題,如何讓人來?如何掙錢?如何分錢?

目前,鄉村旅遊最大的難題是客流量,如果沒有一個相對穩定均衡的客流量,鄉村產業、商業根本發展不起來。但是人來了也不一定能掙錢,大家不要有這種錯誤認識,認為隻要人來就能掙錢,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西安的兵馬俑每年是1000萬的客流量,兵馬俑設置了一條強製的商業街,長1.5公裏,遊客必須穿過這條街,才能離開兵馬俑,理論上在這條街開個店,一年有1000萬人從你門前過,肯定是賺錢的,但是這條街上卻沒有賺錢的商戶。

以村為單位的鄉村旅遊,就必須解決利益分配問題,必須讓村民共同富裕,隻是少數人富裕這個村子是走不下去的。

袁家村發展鄉村旅遊的資源和思路

郭占武發展袁家村鄉村旅遊的資源和思路與全國其他地方都不一樣,2007年的袁家村是一個空心村,村集體的資產是負,唯一的資源是村辦企業留下來的建設用地,郭占武卻發現了一種新資源。他認為鄉村的傳統習俗,村民的日常生活,如果通過一種精心的設計,能夠滿足城市市民的需求,就是一種旅遊產品。袁家村打造了一個關中印象體驗地,讓西安、鹹陽及周邊城市群的市民來體驗不一樣的鄉村生活。

過去對袁家村鄉村旅遊的成功做了很多總結,其實鄉村旅遊的核心關鍵詞是“農民”,也就是鄉村旅遊的主體是誰。郭占武抓住了這個機會,打了一張農民牌,我們發現凡是搞鄉村旅遊的地方,幾乎都見不到農民,或者不能和農民有深度交流,也就體驗不到鄉村生活。

例如華西村,華西村是天下第一村,其富裕程度毋庸置疑,年銷售收入達幾百億,產業主要以鋼鐵、五金、紡織、化工等為主,到華西村旅遊是什麽體驗?一張華西村村民別墅參觀票50元,實則毫無觀賞價值。華西村龍溪大酒店樓頂放置斥資3億打造的純金金牛,雖然是全國獨一無二的,但也沒有太大的旅遊和觀賞價值,如果花3億打造的金牛能讓全國人去看,現在會有人拿30億,300億去打造更大的金牛,甚至是一個金牛群讓人去看。我們知道華西發展的非常好,華西村村民生活得非常幸福,但是和我們沒有關係,它不賣生活,我們沒法參與進去。

鄉村旅遊能夠吸引城市人來的理由是什麽?有綠水青山、在山區蓋個石頭房、海邊建個海草房、隴東有地坑窯、南方有竹樓、北方有雪屋等等,這些能不能作為旅遊吸引物?城市市民在周末、在節假日可能會去一次,但不一定再去第二次,這樣的旅遊吸引物想吸引大規模客流,讓城市市民反複消費的可能不大。列舉這些例子是想告訴大家,鄉村旅遊正在走入一個誤區,做一個吸引眼球的項目,節假日和周末可能能夠引人來,但是平常很難。

袁家村的核心價值(旅遊吸引物)是什麽?

袁家村的旅遊吸引物是什麽?總結下來就是:恢複了傳統關中民俗,重建了關中鄉村生活。袁家村不賣景觀,更不花錢造景觀,它就是把村民和村民的生活作為旅遊資源吸引城市人。所以袁家村旅遊是一個完整意義上的鄉村旅遊,它包括了鄉村、村莊、村民,城市市民下鄉來找鄉愁,來體驗民俗,來體驗和村民交流的那種人情味兒,在袁家村都能實現。

袁家村鄉村生活綜合體的特征

袁家村鄉村生活綜合體的特征:村是景區、家是景點、村景一體、全民參與、進村入戶、交流無礙、看所想看、問所想問。

在中國的鄉村賣鄉村生活,讓城市市民長時間、多角度、全方位、零距離來體驗鄉村生活的真實和獨特魅力。袁家村的個與獨特就在於此,袁家村發展的這13年,相當於拍了一部電視連續劇,總導演是袁家村黨支部郭占武,村集體是製片人,全村老百姓是本色出演的演員,他們不需要化妝,隻要根據郭占武的設計來恢複他們的傳統生活,袁家村的觀眾(遊客)越來越多,而且不自覺的變成這部連續劇的劇中人。

袁家村的發展邏輯:從鄉村生活到鄉村生活

袁家村出售鄉村生活,其發展邏輯就是從鄉村生活到鄉村生活,袁家村把鄉村生活作為城市市民的需求點,堅持以村民為主體,把村民組織起來,克服分散經營的缺陷。迄今為止,不論是大寨的陳永貴、華西村的吳仁寶還是袁家村的郭占武,一個村要想把村民組織起來就要有村民領袖,什麽是村民領袖?聽黨指揮,為群眾辦事。村民組織起來之後,就必須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前提是產業興旺,就需要三產融合發展,單純種地搞一產不掙錢,搞二產加工難度也很大,從三產做一個突破口,搞服務業,旅遊先導,鄉村生活是袁家村區別於華西村、小崗村和其他所有鄉村旅遊的最本質的屬和特征,是袁家村活的靈魂,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特魅力。

袁家村鄉村生活綜合體的意義

對於袁家村鄉村生活綜合體的意義曾經有一個階段我們也認為是小吃做得好,後來認為是房子蓋得好,最後才發現最有價值的是我們把村民組織起來了,實現了共同富裕,而共同富裕的鄉村生活在中國是一個超級IP,袁家村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所以它的旅遊客流量持續上升。

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鄉村生活綜合體,它完全是郭占武的個人作品,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沒有任何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參與,沒有投資,村子裏沒有痕跡明顯的標牌、標準化的景觀,也沒有外來資本,郭占武帶領父老鄉親組建了一個團隊。很多人認為袁家村花了很多錢,實際上隻是花了40萬元把兩家農家樂變成39家農家樂,客流源源不斷而來,策劃、規劃設計都是郭占武獨立完成的,規劃圖在郭占武的腦海裏,而且在不斷調整、不斷完善,當年建設、招商、運營都是由村民自主完成的,沒有借助高端人才和專家團隊。

鄉村生活三部曲

袁家村老郭裕祿在農業學大寨時代是陝西的一麵旗幟,搞村辦企業的時候還是陝西的一麵旗幟,但2000年左右袁家村的產業基本上都被淘汰了,袁家村從一個爛杆村到富裕村,再到空心村,2007年袁家村發動鄉村旅遊的時候,郭占武打破常規,完全依靠村民,在村子裏邊做了一個鄉愁版的袁家村,袁家村的作坊也好,生活形態也好,都是村民自己來完成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到2012年,袁家村的客流量就超過了100萬,沒有任何外來因素的幹擾參與能夠做到這種程度非常了不起。但100萬可能是袁家村發展了一個瓶頸,所以在這之後袁家村吸引城市市民下鄉,文創青年、時尚達人來參與袁家村的經營,袁家村從一個單純的鄉愁版袁家村,逐漸過渡到一個多業態並存的狀態,具有更多時尚元素和城市元素。

2014年之後,袁家村基本上是一個成熟的小鎮了,因為外來資本太多,袁家村擴充了,不僅有核心區,還有了回民街、書院街、大酒店、遊樂場,新項目越來越多,袁家村的客流量也在持續大規模上升,2019年突破了700萬。

袁家村鄉村生活綜合體既要感謝袁家村村民最早打造的鄉村生活核心價值,又要感謝後來城市市民下鄉、資本下鄉讓袁家村業態更加豐富,更加適合遊客和城市市民的消費需求。

轉型升級 進城出省

2017年袁家村的客流量已經超過了五六百萬,長遠發展是不可能靠遊客增量來實現的,所以袁家村現在逐漸向鄉村度假過度,更多的民宿進入到袁家村。2015年袁家村把餐飲、農副產品、小農貿市場、小作坊、茶樓、戲樓等袁家村的生活方式直接搬到了西安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截止2019年年底,袁家村的進城店已經開了19家,營收接近3億。

2016年袁家村成熟的鄉村旅遊商業模式已經在全國各地大規模的擴張和複製。西寧、鄭州、同盟古鎮、忻州古城等地都複製了袁家村鄉村旅遊商業模式。“袁家村來了”成為一個口號,過去我們看到“碧桂園來了”、“恒大來了”、“萬科來了”,這些讓城市生活改善提升的同時,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焦慮,但“袁家村來了”不一樣,它提供了一個新的方向,未來鄉村生活一定是城市市民更加向往、更適合人居的生活。

一個品牌 兩大產業

今天的袁家村已經形成了一個品牌,兩大產業。一個品牌就是袁家村這樣一個以三農為內涵的農資好品牌,鄉村振興戰略讓這個品牌的含金量越來越高。未來袁家村重點發展兩個產業,一是旅遊產業,也就是在全國各地依托大城市或者城市群來構建鄉村生活綜合體;二是袁家村的健康餐飲和農副產品,通過線上線下銷售來形成大規模產業化。

小吃街:捷徑還是陷阱 天使還是魔鬼

袁家村的小吃街有三大特點:

袁家村小吃街是一個農民創業平台,經營主體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當地農民;袁家村小吃街所有食材都來源於村裏的加工作坊,小吃街的一碗麵,你可以看到它的所有食材來源;袁家村的小吃街一百多個店麵一店一品。小吃街總會有生意紅火的也有生意不好的,但大家都能友善、和諧的相處,原因何在?因為通過二次分配解決了利益平衡問題。除此之外,袁家村還建立了一個食品安全誠信體係。

十一

袁家村的產業路徑和特點

第一,袁家村構建的是一個農民創業平台,投入成本非常低。

第二,袁家村在發展過程中牢牢把握產業振興、產業興旺的目標,通過市場檢驗來扶持和培育優勢項目,最後把一個產品做成產業。袁家村鄉村旅遊形成了品牌效應,以品牌帶產品,產品產業化之後用三產帶二產出一產,這也是袁家村非常獨特的發展路徑。

拿袁家村的油潑辣子來說,去年銷售額超過了1000萬,油潑辣子是郭占武設計的一個表演項目,一頭老黃牛拉著磨盤,頭戴手帕的女村民在一旁操持著,辣椒碾碎之後,在上麵澆上菜籽油,這就是油潑辣子的一個場景,油潑辣子的香味飄散在街道上,是一種鄉愁的味道,很多城市市民願意體驗這樣一種鄉愁的感覺,也很認可這個產品,逐漸油潑辣子就供不應求了,於是由村民來入股擴大生產規模,就有了加工廠,加工廠需要更多原材料,於是就又建了原材料基地,這就是三產帶二產出一產的路徑,前提是三產必須做好。袁家村十幾年的發展就是一個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一元到多元、由低端到高端的過程。

袁家村投資項目分析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們發現了一個規律,在袁家村的業態、產品和投資項目裏,凡是農民做的,凡是和鄉村生活相關的,凡是和當地產業相關的,和土地產出相關的,都能掙錢。相反,城市市民下鄉,外來資本投資,城市的商業帶入,尤其那些過剩商業和同質化商業的帶入,基本都失敗了。

十二

共同富裕 鄉村振興

共同富裕是鄉村振興的願景和結果,共同富裕實際上就是要求那些掙錢多的人把錢分給掙錢少的人。那麽袁家村是如何把村民組織起來,它的步驟和方法是什麽?

袁家村把農民組織起來的步驟、方式和形式

用產業化讓村民掙到錢。每個村民和其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這就必須通過合作化二次分配來解決分配問題,打造農民創業平台。如果是企業投資農村,收益和農民不掛鉤,企業最多給農民提供一些就業崗位和就業機會,保安、保潔之類,農民早就不滿意這種情況了,農民也渴望有自己的生意和發展平台。

袁家村發展過程中特別注重發現培育和扶持優勢項目,最後產業化。要讓大家共同富裕,就必須通過成立農民合作社,讓更多村民參與進來。還是拿油潑辣子來說,村民通過入股油潑辣子合作社,成為油潑辣子合作社的股東,最後變成全體村民入股,油潑辣子合作社就成了一種新型集體經濟。

所以袁家村實現了三變,是一個真正以產業為基礎、以村民增收為基礎的三變,三變如果沒有產業做依托,沒有村民的增收就沒有價值和意義。袁家村的集體經濟也打破了過去那種抽象的集體經濟概念。袁家村的集體經濟直接對應到每家每戶,62戶村民,每個人都是村集體經濟中的一員,村民具有很高的積極。

鄉村發展非常複雜,袁家村也不是一帆風順甚至可以說是處處陷阱、步步精心,每一次利益分配都會引發巨大的矛盾衝突,人醜惡的一麵表現得淋漓盡致,有要喝農藥的,有要殺人放火的,還有要投河自盡的,但是在郭占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堅定不移地維護大多數人利益的目標下,村民最終都回歸理。我們也發現村民也不要求絕對的平均,更多的是希望你的發展能夠帶動我發展。所以在未來鄉村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利益關係的交叉,讓大家成為一個共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袁家村的很多合作社,都是交叉持股的。

袁家村的探索和實踐證明了,隻要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的農村政策,起到帶頭人作用,支部起到核心作用,幹部真正能為群眾服務,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就能把鄉村的事情辦好。農村有大智慧,民間有高手,民間有能人,鄉村振興還得回到早期發動群眾、組織群眾那種狀態中去,真正去做農村群眾的具體工作。

我們現在搞旅遊總想花錢造大景觀,這很簡單,但真正能夠把一個農民培養成優質的經營主體、創業主體,這個很難。想做一個有個又獨特的鄉村旅遊項目,就必須依靠村民。

袁家村確實創造了很多全國第一,一個普普通通的北方空心村,如果沒有強大的創新能力根本無法實現產業發展,如果不堅持共同富裕也不能爆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袁家村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創新者,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個踐行者。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洞見學院,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權,請聯係小編,將及時更正刪除。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图说天下

×
{dede:qrcode/}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